如何评估水性PU树脂的耐水性?
评估水性PU树脂涂层在纺织品上的耐水性是至关重要的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防水性能、使用寿命和功能可靠性。以下是系统化的评估方法和关键考量因素:
一、 核心评估维度
抗液态水渗透能力
(阻止外部液态水进入)
抗水引起的性能衰减
(浸泡/湿热环境后机械性能保持率)
抗水解老化能力
(长期耐水化学降解性)
抗水渍/水痕残留
(外观保持性)
二、 标准化测试方法
(1) 抗液态水渗透能力
耐静水压测试 (Hydrostatic Pressure Resistance)
标准:ISO 811, AATCC 127, GB/T 4744
方法:织物涂层面向下接触水柱,持续加压直至背面出现≥3滴水珠。
指标:水柱高度(mm/cmH₂O/kPa)。值越高,防水性越强(如户外服装通常要求 >10,000mm)。
关键点:需区分“初始耐水压”与“水洗/摩擦后耐水压”。
喷淋等级测试 (Spray Rating / Water Repellency)
标准:ISO 4920, AATCC 22
方法:将250ml水喷淋到绷紧的试样表面,对比标准图卡评估润湿程度。
指标:1-5级(5级最佳,无水渍)。反映涂层对水的动态斥水性。
(2) 抗水引起的性能衰减
浸水后剥离强度保持率
方法:将涂层织物浸泡指定时间(如24h室温水)后,对比干态与湿态的剥离强度(按ASTM D751)。
指标:强度保持率(%)。值>80%表明附着力受水影响小。
湿态机械性能测试
项目:浸水后测试拉伸强度(ISO 13934)、撕裂强度(ISO 4674)、耐磨性(ASTM D3886)等。
指标:性能保留率(%),反映涂层在湿态下的保护能力。
(3) 抗水解老化能力
加速水解老化测试
方法:
高温高湿法:70°C ±2°C, 95% RH 环境中放置7/14/21天(ASTM D5514)。
沸水煮法:试样在沸水中浸泡3-6小时(更严苛)。
评估项:
老化后涂层表面是否发粘、开裂、粉化。
测试耐静水压、剥离强度的衰减率。
合格标准:耐水压下降<30%,强度保持>70%。
(4) 抗水渍/外观保持性
水痕残留测试
方法:滴蒸馏水于涂层表面,室温放置24h后擦干,观察是否有变色或印记。
应用:浅色涂层的重要测试(如家具革、鞋面)。
动态水接触角测试 (Contact Angle)
标准:ISO 19403
意义:接触角 >90° 表明疏水性好,<90° 为亲水(需结合透湿需求评估)。
三、 模拟实用场景的关键测试
水洗/干洗后性能测试
标准:AATCC 135(家庭水洗), ISO 15797(工业水洗), AATCC 132(干洗)。
评估:水洗5-10次后的耐水压、喷淋等级、附着力变化。
失效表现:涂层龟裂、剥离、防水性大幅下降。
雨淋测试 (Rain Test)
标准:ISO 22958, AATCC 35(防风暴雨测试)。
方法:模拟暴雨冲击涂层表面,测试内层吸水增重。
指标:增重≤5%为优异(如冲锋衣标准)。
透湿性测试(需与耐水性平衡)
标准:ISO 15496, ASTM E96(水蒸气透过率, WVTR)。
意义:高耐水性涂层可能牺牲透湿性(如湿法微孔PU > 干法亲水PU)。
四、 深层失效机理分析手段
方法 分析目标 耐水性关联
FTIR红外光谱 检测酯键(-COOR)水解后羧基(-COOH)增加 水解程度量化(1720cm⁻¹酯键衰减)
SEM电镜观察 涂层表面裂纹、孔洞、与基材分层 水渗透路径可视化
DSC/TGA热分析 水解后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变化 分子链断裂导致Tg下降
GPC凝胶色谱 分子量分布变化 水解导致分子量下降,多分散性增加
五、 提升耐水性的关键措施
树脂选择:
优先选用聚醚型PU(醚键耐水解性 >> 酯键)。
选择高交联密度树脂(如脂肪族异氰酸酯基PU)。
交联剂添加:
添加 氮丙啶(PZ-33)、碳化二亚胺 或 环氧硅烷,与PU羧基反应形成耐水网络。
疏水改性:
引入有机硅或氟碳链段(如氟改性水性PU)。
工艺优化:
确保充分干燥(>130°C × 3min),促进交联反应完全。
避免涂层过厚导致水分残留。
六、 评估结果解读与标准参考
应用场景 关键测试项目 行业通用标准
户外冲锋衣 初始耐水压 >15,000mm ISO 811, EN 343
水洗5次后耐水压 >10,000mm
医用防护服 渗透阻力(≥1.75kPa) ISO 16603(合成血液)
家具革 动态水接触角 >100° ISO 19403
鞋材 屈挠水解(5万次无裂纹) SATRA TM163
总结
评估水性PU树脂涂层耐水性需采用 “多维度+多场景” 策略:
基础防水性(耐静水压/喷淋等级)→ 防外部水侵入;
耐水解老化(高温高湿测试)→ 预测使用寿命;
实用可靠性(水洗/雨淋测试)→ 模拟真实环境失效;
失效分析(FTIR/SEM)→ 追溯机理优化配方。
关键在于平衡:
高耐水性 ↔ 透湿性(如户外服装需两者兼顾);
即时防水 ↔ 耐久防水(交联剂类型决定长效性);
环保性 ↔ 性能(无氟防水剂可能降低耐水性)。
建议根据终端用途选择测试组合,并与树脂供应商合作进行 加速老化与实际使用场景的相关性验证。
一、 核心评估维度
抗液态水渗透能力
(阻止外部液态水进入)
抗水引起的性能衰减
(浸泡/湿热环境后机械性能保持率)
抗水解老化能力
(长期耐水化学降解性)
抗水渍/水痕残留
(外观保持性)
二、 标准化测试方法
(1) 抗液态水渗透能力
耐静水压测试 (Hydrostatic Pressure Resistance)
标准:ISO 811, AATCC 127, GB/T 4744
方法:织物涂层面向下接触水柱,持续加压直至背面出现≥3滴水珠。
指标:水柱高度(mm/cmH₂O/kPa)。值越高,防水性越强(如户外服装通常要求 >10,000mm)。
关键点:需区分“初始耐水压”与“水洗/摩擦后耐水压”。
喷淋等级测试 (Spray Rating / Water Repellency)
标准:ISO 4920, AATCC 22
方法:将250ml水喷淋到绷紧的试样表面,对比标准图卡评估润湿程度。
指标:1-5级(5级最佳,无水渍)。反映涂层对水的动态斥水性。
(2) 抗水引起的性能衰减
浸水后剥离强度保持率
方法:将涂层织物浸泡指定时间(如24h室温水)后,对比干态与湿态的剥离强度(按ASTM D751)。
指标:强度保持率(%)。值>80%表明附着力受水影响小。
湿态机械性能测试
项目:浸水后测试拉伸强度(ISO 13934)、撕裂强度(ISO 4674)、耐磨性(ASTM D3886)等。
指标:性能保留率(%),反映涂层在湿态下的保护能力。
(3) 抗水解老化能力
加速水解老化测试
方法:
高温高湿法:70°C ±2°C, 95% RH 环境中放置7/14/21天(ASTM D5514)。
沸水煮法:试样在沸水中浸泡3-6小时(更严苛)。
评估项:
老化后涂层表面是否发粘、开裂、粉化。
测试耐静水压、剥离强度的衰减率。
合格标准:耐水压下降<30%,强度保持>70%。
(4) 抗水渍/外观保持性
水痕残留测试
方法:滴蒸馏水于涂层表面,室温放置24h后擦干,观察是否有变色或印记。
应用:浅色涂层的重要测试(如家具革、鞋面)。
动态水接触角测试 (Contact Angle)
标准:ISO 19403
意义:接触角 >90° 表明疏水性好,<90° 为亲水(需结合透湿需求评估)。
三、 模拟实用场景的关键测试
水洗/干洗后性能测试
标准:AATCC 135(家庭水洗), ISO 15797(工业水洗), AATCC 132(干洗)。
评估:水洗5-10次后的耐水压、喷淋等级、附着力变化。
失效表现:涂层龟裂、剥离、防水性大幅下降。
雨淋测试 (Rain Test)
标准:ISO 22958, AATCC 35(防风暴雨测试)。
方法:模拟暴雨冲击涂层表面,测试内层吸水增重。
指标:增重≤5%为优异(如冲锋衣标准)。
透湿性测试(需与耐水性平衡)
标准:ISO 15496, ASTM E96(水蒸气透过率, WVTR)。
意义:高耐水性涂层可能牺牲透湿性(如湿法微孔PU > 干法亲水PU)。
四、 深层失效机理分析手段
方法 分析目标 耐水性关联
FTIR红外光谱 检测酯键(-COOR)水解后羧基(-COOH)增加 水解程度量化(1720cm⁻¹酯键衰减)
SEM电镜观察 涂层表面裂纹、孔洞、与基材分层 水渗透路径可视化
DSC/TGA热分析 水解后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变化 分子链断裂导致Tg下降
GPC凝胶色谱 分子量分布变化 水解导致分子量下降,多分散性增加
五、 提升耐水性的关键措施
树脂选择:
优先选用聚醚型PU(醚键耐水解性 >> 酯键)。
选择高交联密度树脂(如脂肪族异氰酸酯基PU)。
交联剂添加:
添加 氮丙啶(PZ-33)、碳化二亚胺 或 环氧硅烷,与PU羧基反应形成耐水网络。
疏水改性:
引入有机硅或氟碳链段(如氟改性水性PU)。
工艺优化:
确保充分干燥(>130°C × 3min),促进交联反应完全。
避免涂层过厚导致水分残留。
六、 评估结果解读与标准参考
应用场景 关键测试项目 行业通用标准
户外冲锋衣 初始耐水压 >15,000mm ISO 811, EN 343
水洗5次后耐水压 >10,000mm
医用防护服 渗透阻力(≥1.75kPa) ISO 16603(合成血液)
家具革 动态水接触角 >100° ISO 19403
鞋材 屈挠水解(5万次无裂纹) SATRA TM163
总结
评估水性PU树脂涂层耐水性需采用 “多维度+多场景” 策略:
基础防水性(耐静水压/喷淋等级)→ 防外部水侵入;
耐水解老化(高温高湿测试)→ 预测使用寿命;
实用可靠性(水洗/雨淋测试)→ 模拟真实环境失效;
失效分析(FTIR/SEM)→ 追溯机理优化配方。
关键在于平衡:
高耐水性 ↔ 透湿性(如户外服装需两者兼顾);
即时防水 ↔ 耐久防水(交联剂类型决定长效性);
环保性 ↔ 性能(无氟防水剂可能降低耐水性)。
建议根据终端用途选择测试组合,并与树脂供应商合作进行 加速老化与实际使用场景的相关性验证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水性pu树脂纺织用涂 2025/8/12